继上个月印度发射月球探测器“月船3号”后,俄罗斯也计划于8月11日将“月球25号”探测器送往月球南极。俄罗斯“月球号”探测器的上一次登月,还要追溯至1976年的“月球24号”。时隔近半个世纪,俄罗斯为何要重返月球,又为何将着陆点选在月球南极?
(相关资料图)
“月球25号”有望后来居上
47年后,俄罗斯将再次恢复沉寂已久的探月活动。
据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透露,俄罗斯“月球25号”探测器计划于莫斯科时间8月11日凌晨从东方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。此次发射的主要任务是将探测器送到月球南极,勘探水冰等资源,并验证软着陆技术。
上一个抵达月球的俄罗斯探测器是“月球24号”,于1976年发射,其返回舱曾将约170克月球土壤带回地球。
近半个世纪后,俄罗斯正寻求重启并发展苏联时期开创性的太空计划。此次发射的“月球25号”是现代俄罗斯的第一个国产月球探测器,也将沿用苏联时期“月球”系列探测器的名称。
据塔斯社报道,“月球25号”将被送往月球南极,在博古斯瓦夫斯基环形山附近着陆。此后,该探测器将在月球进行长期研究,科研工作计划持续一年。
“月球25号”也将为俄罗斯之后一系列探月计划“打前站”。
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,“月球25号”前往月球后,“月球26号”自动轨道器和“月球27号”着陆器的发射任务将分别于2027年和2028年左右进行,后者配备月球土壤钻探装置等多种载荷。“月球28号”则计划收集月球风化层样品并带回地球。
随后,俄罗斯将开始转向载人登月计划,并计划建成一个综合性的月球基地,开展月球探测、天文观测和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。
就在“月球25号”计划发射前不久,印度月球探测器“月船3号”已于7月14日发射升空,目标同样瞄准月球南极。外界关注:俄罗斯是否可能先行一步,成为首个在月球南极实现着陆的国家?
据印度空间研究组织8月5日宣布,“月船3号”当天已进入月球轨道,预计将于23日或24日尝试登陆月球。
但“月球25号”可能会后来居上。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称,在8月11日升空后,“月球25号”计划花5天时间进入近月轨道,随后花5至7天降落在三个可能的着陆点之一。这意味着,如果一切顺利,俄罗斯的月球探测器可能比印度提前2至3天降落在月球表面。
对此,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专家、《航空知识》主编王亚男表示,对印度而言,“赶工”发射“月船3号”是希望达成两大目标:一是成为继美国、苏联和中国之后,第四个在月球表面实现着陆的国家。二是创下首个在月球南极实现着陆的国家这一纪录。
但对俄罗斯而言,争名次可能并不是主要目标。俄罗斯此次月球探测任务原计划2021年发射,但由于进展不顺,遭多次推迟。俄乌冲突后,俄罗斯国内国际形势剧变,原本“月球25号”要搭载欧洲航天局的重要设备也因此取消,俄方不得不再次进行调整,直到现在才准备就绪。不过,从实力来看,俄罗斯想要实现快速落月的条件较为成熟,印度则面临一定挑战和风险。
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也认为,虽然“月球25号”发射较晚,但仍有可能在“月船3号”之前着陆。这主要由于俄罗斯运载火箭能力较强,探月经验也较为丰富,能够直接将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,而印度则需要在地球轨道多次加速,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后还要多次减速,才能确保着陆。
科学意义和政治考量
1957年,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“斯普特尼克1号”后不久,就开始了对月球的探索。此后,苏联共发射24颗月球探测器,最后一次探月任务止步于1976年。
近半个世纪后,俄罗斯为何想要重返月球,又为何将着陆点选在月球南极?分析人士认为,此次登月任务既有科学意义,又有政治考量。
从科研层面来看,月球南极可能含有大量水冰,这能为以后建立月球基地、进一步开展深空探索打下基础。
庞之浩表示,水冰既能保障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,同时也能分解成氢和氧,用作飞船的发射燃料。无论是建立基地进行月球探测,还是将月球作为“跳板”登陆火星、探索深空,水冰的存在都有着重要意义。
“不仅是印度和俄罗斯,月球南极将是下一阶段人类月球科考的重地。”王亚男称,月球南极究竟有没有水冰,有多大储量,是人类急需了解的问题。下一阶段,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将把目光投向月球南极,这将是一大趋势。
从政治层面来看,俄罗斯也希望借助重返月球的机会,重塑航天大国形象。
“距离上次发射月球探测器已过去47年,俄罗斯希望在深空探索、月球探索领域树立威望。”王亚男说,太空探索是人类科技的制高点,太空也是人类生存空间的新边疆。能否在月球建立科考基地,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整体水平。俄罗斯从未忘记自己是一个大国,也曾经是个科技强国,因此尽管面临困难,俄罗斯仍有雄心,希望在月球探索上占据重要地位。
另一方面,若“月球25号”成功着陆,也能让俄罗斯在重重压力之下再次凝聚民心。“一旦着陆成功,第一个在月球南极着陆的探测器将被打上俄罗斯的标签。这也能让俄罗斯民众看到,俄罗斯仍没有失去航天大国的风范。”王亚男说。
庞之浩也认为,苏联时代发射的24个月球探测器,曾创下人类历史上多个第一,包括首次造访月球、首次从月球采样返回等。经过多年酝酿,俄罗斯和印度一样,瞄准了从未有人探测过的月球南极。如果能够率先登陆,这将让俄罗斯收获又一个“世界第一”。
不过两位专家也指出,由于月球南极地形复杂,气温极低,加上人类对月球南极了解较少,俄罗斯此次将着陆点选在月球南极,仍具有一定风险。
“探月潮”呈现新特点
“月球是地球的第七大洲,我们‘注定’要驯服它。”俄罗斯科学院太空研究所所长列夫·泽列内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。
和俄罗斯一样,世界各国正纷纷将目光投向月球,“探月热潮”也已再次到来。专家指出,新一轮热潮正呈现出不同特点。
首先,探月已呈现多极化竞争。“和冷战时期不同,新一轮月球探测高潮不仅是由美苏垄断,而是由更多国家参与。”庞之浩说。
王亚男也认为,目前世界各国都将希望寄托在月球上。月球不仅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,有望解决地球能源危机,还可能成为人类太空发射的前哨站,帮助人类向更远的深空迈进。因此,很多国家都将月球科考视作第一步。
据悉,除了俄罗斯的“月球”系列计划、印度的“月船”计划外,美国的“阿耳忒弥斯”计划也在逐步推进,去年底已完成重返月球计划的第一步——“阿耳忒弥斯1号”无人绕月飞行任务。美国航天局预计最早于2025年将2名宇航员送上月球,实现人类重返月球的目标。
我国也已成功实施嫦娥一号至嫦娥五号任务,实现探月工程“绕、落、回”战略规划的圆满收官。近日,我国还公布了中国载人登月初步方案,计划2030年前实现登月开展科学探索。
其次,如今的探月已不只是“国家队”行动。不少民营企业也已加入同一赛道,参与者众多,包括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(SpaceX)、日本航天初创企业ispace等。
2019年2月,由以色列一家私营机构主导制造的“创世纪”号月球探测器就搭乘美国“猎鹰9”火箭,开启奔月之旅。这一世界上首个非国家发起的探测器登月任务虽然因技术故障失败,但也拉开了民间机构探索月球的序幕。
今年4月,日本初创企业ispace承认,该公司登月着陆器“任务一号”尝试在月球着陆后不久即与地面失联,可能已坠毁在月球表面。ispace志在成为世界首个登陆月球的私营企业,然而这一梦想暂未实现。
庞之浩认为,更多国家的参与将让国际合作的方式更加多样化,比如中俄此前就已宣布启动国际月球科研站(ILRS)项目,计划于2035年建成。商业航空公司的介入,则将降低月球探测成本。一批采用新技术、小而精的产品也势必将推动月球探测取得更多成果。
(文章来源:解放日报)
关键词:
质检
推荐